第一百二十九章 宦官的苦闷_一剑曾挡百万兵
好看吗 > 一剑曾挡百万兵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宦官的苦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宦官的苦闷

  今日东阳城城门楼子上的钟声还是定时的响彻起来,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鱼贯进入城中,相互道安之声不绝于耳,朝服之上佩戴的美玉之声也是琅琅不觉,经久不息。

  都说大乱之后,就是盛世,对于这些官吏来说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史料记载前朝的时候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百官之中便插眼线,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皇权。

  当时风传百官每日在家中说些什么,第二日就会有专人禀告到皇帝的耳朵中,文武百官每日上朝之前都会交代好遗言,并吩咐好妻儿老小,以防止自己不测。

  现在听起来似乎有着一些不可思议的感觉,但是不管是野史记载还是正史记载都表达着一个朝代的官场风情。

  谦谦君子,温和如玉。君子如玉之声清心寡欲,一是可以稳住朝臣们心如止水的态度,二是可以防止官吏在朝堂之中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只要全身一动,便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东阳党争虽然树大根深但是在皇帝秦奋的牵扯之下也不至于算得上是失控。

  一家独大总比两虎相争来的温柔,虽然皇权至上,但是偌大的东阳,每天发生的大事小情就都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每日呈上来的奏折没有一箱也有一筐。就算是皇帝秦奋每日可以扶在龙书案之前四五个时辰,也处理不完如此多的事情,定当分门别类的将手中的权利进行下放。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全然委托给那些治国之才的手中也是信手拈来。

  只不过随着权利的下放,必然会激起来权臣利欲的渴望。这些那些朋党所不断抱团取暖的原因。

  不过善于帝王之术的秦奋确实能在中间不断的居中调节。曾经秦奋对着李敬城闲聊时候说的一样:“寡人只能坐国,治世的道理却较为浅薄,你们都是栋梁之才,就像一副中药,寡人就是那中药之中的干草,只能起到中和的感觉。”

  这话虽然听起来平平无奇,仔细想起来确实包含天机,一方面不断的不断提高大臣们的能力,叫这帮想留下万世清明的官员得到精神上充足的感受,另一方便也在点拨这些老臣,干草虽然平平无奇,但是少了的话,药效会出现极端的反转。

  自古的王权更迭总有千古名臣,万古罪人的出现,他们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欺蒙圣上。但是都说前人栽树后人着凉,秦奋作为东阳王朝的开国第一位皇帝,自然深知这个道理。

  官场之上的佩玉规格也是不容小觑,也讲究一个按部就班,什么位置的官员佩戴什么样子的

  美玉,从而用来对照自己的官阶,这也是每年那些刚刚如朝的士子所要学习的第一课。

  吏部尚书王秀在今天的朝会之上,也是显得格外的醒目,因为前不久西河水泛滥成灾,但是许多官吏却借此中饱私囊,官员的升迁都在于吏部变动,王秀始终闲居在京城之中,起初本来那座访客络绎不绝的府邸,在圣上勃然大怒之后也是有些门可罗雀了,官场之中的事情一般人也说不准,人走茶凉的道理这帮在官场之中混了几十年的老人们也是深有感触。

  不过看起来这次的失误并没有造成皇帝对他的不信任,在今天朝会等待之时,身边有聚集了一群殷勤招呼的同僚们,看到吏部尚书王秀腰间仍然悬挂着那一套崭新的玉器,如多有利益输送的人也是暗呼了一口气,在朝堂之上除非清汤寡水的绝世清官,大部分的官吏一般都会抱团取暖,毕竟官场不同于别处,当你势单力薄的时候,都没有人肯愿意为你上一道折子。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他们抱团在了一起,才能保证自己的位置不会轻易的丢掉,但是螃蟹终将会蜕壳,官吏们也是如此,这些通过科举进来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在官朝之中混了几十年了,一旦发现你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朝不保夕,就会赶紧的壮士断腕。

  美玉相击,玉坠滴和玉牌相互撞击,发出一阵阵请阅之声,行走于朝堂之上,声韵倒是及其的甜美。这是东阳官吏听到的感觉最动听的声音了。

  只不过在吏部尚书王秀身边,还有一个众人瞩目的惹眼人物,有的人已经熟悉,但是那些刚刚进京述职和下级官吏看着有些扎眼,应该是一张生面孔,不过当有人介绍这是当朝驸马,当朝首辅李敬城的得意门生李德林的时候,众人也皆是恍然大悟,这位姓李的寒门世子,鲤鱼跳龙门突然成为了李敬城的得意门生,据说德才兼备,在十万大山之中也是立下一些功劳。

  后来被皇帝看上招为驸马,也算是朝堂之上的明日之星。按照民间的说话就是突然成为了皇帝的半个儿子。

  相比于那些凭借美玉用来提高自己品味的官吏来说,李德林腰间佩戴的美玉倒是显得十分的精致,粗犷洗练,虽然看起来不是什么重要的美玉,但是好在大道至朴。

  李德林温文尔雅,虽然刚入东阳城的时候,脸上还充满了一丝丝的稚嫩和天真,但是在东阳城的官场浸染了小一年以后,也算是经历了许多辛酸坎坷,人生的大起大落。

  哪怕是自己迎娶公主之后,投于李敬城的门下后,没有半点的得志猖狂。倒是一直保持自己原来的勤劳淳朴的风范,还专门的通知了自己府邸上的下人,不可以做出半点的欺压之事。

  此时后面走来的一群官吏,看着身穿黄色朝服的众人,李德林一眼也就有所了解了,这是朝堂之上的另一股实力强劲的党派,就连风头却压了这些官僚一头,这是已秦奋的第十三弟秦玉松为首的王爷党。

  与文人治世不同,对于军权的掌握,秦奋确实一点也不放松,将一些军权也是一股脑的交给了自己手中。

  靠着手中的兵权和自己皇家的背景,王爷党一时间也是声名显赫,其中王爷党为首的便是皇帝的第十三弟秦玉松。

  褚萍靠着对外的征战落下了一个大将军的名号,而秦玉松是靠着对内的镇压稳坐在王爷党的首位,东阳王朝流传的对外靠褚,对内靠秦也是这么传开的。

  秦玉松与秦奋同别的皇子不同,他们是一母同胞,皇帝秦奋对于这个弟弟也是一万分放心,不光封他为一字并肩王,甚至将全国之内的十余万备离军也是全部放在他的手。凭借得到如此权势的秦玉松也是在朝堂之中一言九鼎的存在。

  当李德林像秦玉松瞧过来,秦玉松却是一反常态的报以微笑。看到王爷党的人踱步上来,一位初次参与朝会的小小言官竟然呸了一声,低头吐了一口唾沫。

  王爷党等人自恃皇亲国戚在民间也算是作威作福,本来就做事清流的言官自然当仁不让的上前连上奏疏企图严惩,但是奈何自己官小言轻,再加上皇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也是只好作罢。

  不过这个言官这一小小举动,倒是让远处的太监看到后心中也是一颤。如果这是人检举揭发以后,这不明摆着是一个反面教材嘛。

  随着第二遍的朝铃响起,底下的众人也是加快了脚步,

  掌印太监曹安站在那张龙书案之后,众人瞥了一眼这个一怒就可以让半座京城的人都惶惶不可中日的掌印太监都是轻轻的低下了头,全部都在刻意的躲避着这个在暗地里被称为御猫的宦官。

  和稍微有些平易近人的丁义不同,掌印太监曹安除了替皇帝拿着象征着天下权利的玉玺之外,更是大内的第一高手。

  当年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江南四周的秦奋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目标,许多诸侯眼看来明的占不到丝毫的便宜,索性就来暗的,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武林高手前去绞杀这个还没有真正站稳脚跟的皇帝。

  但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高手却没有一个可以回来,而秦奋却是一步一步站到了那个所有人都瞩目的巅峰。

  直到那号称七虎的自在地境高手扬言要斩下皇帝的头颅,却被一位一身黄衣的太监拦在了宫门之外,没有人知道那空无一人的宫殿广场之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不久以后的皇宫的城门楼子上却挂上了七颗人头,此后掌印太监曹安也被冠上了皇帝最后一层衣服,大内第一高手等名号。

  按照那些大内侍卫所说,诺大的皇宫之中,每天都会出现打算盗取皇宫器物,谋杀皇帝的匪徒,但是真正可以得手的却无一人,有了曹安的护卫,皇帝的椅子坐的才算是真正的舒服。

  说来也是奇怪,这四位太监就好像如同影子一般的跟随着皇帝。每一个对皇帝有所不满的人不管是皇宫九卿还是贩夫走卒第二天都会轻描淡写的消失一般。

  刚才那位吐痰的御史言官看到了那件穿着一件大太监的黄衣,如同一只看倦了人情世故只好躲在角落里面的老人一样,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

  那位言官只是远远的观望了一眼就不敢在看,而是迅速的低下了头,生怕自己刚才的那一处细微的举动会被记录下来。

  武林之中对于想叫这四大监死的人不下一万也有八千了。十几年如一日的曹安轻轻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众人,就连呼吸都是悄无声息的。

  东阳城的皇宫不用多说,这是工部动用了劳夫八万没日没夜的建造起来的,当时工部尚书单捧亲自负责规划,更有请了龙虎山等人不断勘测祈祷才建设起来的。

  一身黄袍的中年男子,缓缓的走上了那个只属于自己的皇位。

  皇帝秦奋用着自己威严的声音说道:“刘培峰,朝贡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礼部尚书刘培峰立马站出来回答道:“各地所有的封疆大吏已经陆续的进京了,西域佛国的众人已经行进到了贺兰城外,还需三日便可以抵达,北离使团已经行走到昌平城中,还需七日便可抵达,冀州的使团已经到了城外的十八里小镇之中已经安营。”

  秦奋语气冷漠的说道:“朝贡的礼节也是一门大学问,你们礼部一定要安排的明确,那些佛国的武僧可不是烧几柱香就是正经事。”

  这些事情说到日上三竿才算罢,随着曹安的得到了皇帝的一个肯定的眼神,轻声说道:“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这场关于朝贡的早会才算是结束。

  御景苑本是模仿各国各地所有的奇特风景所建筑,有西域佛国的异域风情,还有北离的荒草大漠,还有十万大山的崇山峻岭,单单是每日维持便需要花费上万两白银。可想而知,皇帝的一些小爱好便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伤害。

  不过对于这些刚刚进宫的小阉人来说,不管是御景苑也好,还是皇宫内院也好,不关是那些皇子皇妃也好,还是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皇帝陛下也好,都是一些遥不可及的大人物。其实自己还是希望一辈子都不要和他们见过一面才好。

  小阉人姓吴,十三四岁的模样,长得清秀,爹娘身体多病,自己是家中最大,为了避免自己妹妹会被人贩子倒买倒卖,自己主动请缨进宫来当阉人,混几口饭吃,如果能落下点赏钱还能够贴补家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的一点不错,没有田地没有手艺,就算是自己去卖身为奴,沿街去当乞丐又能赚归来几个大子。小吴子每次想到自己临出门的时候,爹娘看到自己不舍得眼神之中,就会感觉到一些不舍。

  好人有好报,自己刚入宫的时候就认了一个老宦官当作干爹,这是宦官的特例,他们一辈子生活在皇宫之中,无儿无女,等到岁数大了,没有了能力,如果混的好,还能敢上一个好主子,回到家乡还能混上几亩地。如果只是混的一般,也就能在那些冷宫之中混个颐养天年就算是不错。

  所以他们每年都会在一些新的小阉人们之中挑选几个手脚伶俐的,贴身照顾,在自己的手里,尽量的保护他们的平安,这样的话,等自己老了以后也算是有一个人能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如果但凡有些别的生路,也没有人会经营这门活计,所有这些本来就同命相连的人就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在这个本来就冷的深宫大院之中互相的依偎在一起抱团取暖。

  小吴子今年才十三岁,本来爹娘是打算送他学木匠的,但是无意之间学习木匠的学费会叫这个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这个十多岁的孩子一咬牙一跺脚便去净了身子。爹娘也是无奈,只能将这个孩子送给了一个老乡,听说这个老乡有些门路,便将他送到了宫中。

  但是一路上的颠簸,叫还没有养好了上的小吴子更加的鲜血淋漓,疼的痛晕在了皇宫的雪地之上,被那个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宦官给捡了回来,老宦官也是心善用了自己积攒了半辈子的人情到处通融。这才算是给小吴子置办了一份差事。

  只不过到了检查身体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吴子净身的时候并没有净干净,有专门的拉去重新净身了一次。这一来而去的折腾,可是要了这个十多岁孩子的半条姓名。小吴子差点死在那个正在吓着大雪的冬天。

  将他捡回来的老宦官可能是真的于心不忍,将自己积攒了许久的体己钱拿出来了,跑到了御医那里要了几幅方子,又去御膳房那里找了一些吃食。废了半天的力气,才算是保护住了这个孩子的一条性命。

  在鬼门关捡回来半条命的小吴子,第一次遇到了对他真心不错的人,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认了这位老宦官为干爹,自此用心的服侍。

  这位一辈子孤单的老人看到小吴子善良淳朴并且踏实肯干,不愿意叫他早早的踏入到皇宫之中的是是非非面前,所以就考虑到给他换一活儿。

  但是奈何老宦官在宫中一辈子无权无势无朋,在皇宫之中呆了一辈子别说太监就连一个少监都没有混到,虽说是有心但是实在是无力,没有办法给小吴子安排一些能够捞取油水的活计,只能和自己一样安排在御景苑之中打杂,做一些帮忙收拾东西的杂货。

  但是小吴子感恩,本来自己并不求大富大贵,只是希望能够吃上一些包饭,在加上有两个能对自己说话的老人,心中也是一万分的感谢了。不光什么事情都抢着做,还主动的照顾老宦官的衣食住行,倒也算是报答老宦官。

  虽说自己每个月的俸银不多,但是自己每天吃住都在宫中所有花费也不算多,全部放在自己干爹那里,说等以后攒够了钱,就把干爹送出宫去,自己给他养老。

  看到小吴子有如此孝心的老宦官自然也是喜笑颜开,觉得自己当时选择是对的。

  只不过老宦官发现这几天小吴子好像心里有些事情,一直闷闷不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kmtxt.cc。好看吗手机版:https://m.hkm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